来源:市金融办 时间:2015-03-02 | 分享到: |
|
历史上的长堤,素有“中国金融第一街”之美称,如何让这条老街(现广州民间金融街,简称金融街)重新焕发青春,恢复往日的辉煌,今年年初,广州民间金融街提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
随着三期工程顺利建成,这条“中国金融第一街”重获新生,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变身成了现代化的广州民间金融街,在推动民间金融创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历史城区活化利用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径。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一项重大举措。
融入“金融”元素,探索改造新模式
与以往城市更新工程不同,金融街的改造融入了“金融”元素,以突出“民间特色、岭南风格”为改造原则,实现旧城更新改造和民间金融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保有岭南建筑骑楼风貌的同时,用较低的改造成本,产生了“大手笔”的效果,打造出了一个在外观上既体现广府文化内涵,又能体现金融建筑沉稳感及浓厚历史氛围的现代金融业服务集聚区。
街区外观的改造更新以对富有岭南特色的历史建筑、空置物业进行外立面综合整饰、加固维修再利用为中心,涉及楼宇50多栋。增设了极具民间金融特色的民俗雕塑和浮雕,抽疏了街内公交站、整治专业市场、增设近200个专用停车位,提升了街内整体营商环境,以低成本实现了旧城更新,大大促进了街区土地的活化利用,街内商铺的市场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据初步估算,在金融街建设之前,长堤大马路的租金指导价为每平方米50元左右,而目前,该区域租金指导价为每平方米210元,增幅达4倍以上,土地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对果菜西和一德商圈的改造更新。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依托一德商圈批发业的发展,果菜西社区内的民居、商铺沦为专业市场的仓库,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货车、手推车肆意横行,导致长堤大马路、一德路的交通环境极其恶劣。通过整治改造,果菜西社区华丽转身为综合性金融社区,建起了广州首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引入了小贷、互联网金融、社区银行、创业社区、电子商务、O2O体验店、餐饮等机构,尤其是O2O体验店的进驻,不仅拓展了一德商圈的业务,更为其他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新典范。“果菜西就是三旧改造!”陈建华市长2014年10月到金融街调研时曾表示。
民间金融集聚,重振长堤金融辉煌
金融街的建设结合其传统商业文化,注入新的产业主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新业态发展带动旧城更新改造;通过主题注入,突出民间金融集聚特色,以重振长堤昔日“中国金融第一街”的雄风。
通过引导和调整,街内原有餐馆、服饰店、KTV、酒吧、招待所等企业逐步退出,小贷、担保、典当、证券、期货、投资等各类机构不断入驻,直接推动了街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52家机构入驻以后,街内注册资本达150亿,新增各类类就业岗位5000余个,引入各类高级专业人才超1000人。2014年,街内民间融资机构为全市超15000家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5倍;缴纳税收超4亿元,同比增长2.9倍,有效带动了实体产业的发展。据悉,广州民间金融街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已列入广州市2015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而在建的互联网金融孵化中心将会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的亮点工程之一。
按照广州市、越秀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金融街共规划建设民间金融核心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科技金融创新区、PE产业园、民间金融交易区、专业配套服务区、金融商务总部区7个园区,最终建设成为以民间金融为主体,商务旅游为特色的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全国首家民间金融主题博物馆
广州民间金融街综合服务中心
文商旅深入融合,提升金融文化价值
广州民间金融街积淀有丰厚的古城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商贸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以长堤大马路为例,作为历史悠久十里洋场商业文化和金融业发源地,长堤大马路涉及到永安堂(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东亚大酒店、爱群大厦、中法韬美医院旧址(沿江西路151号)、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沿江西路153号)等多个文物点,独特的岭南文化特色,深厚的人文和商业历史底蕴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八方来客。
长堤的更新改造不仅立足原有金融历史底蕴,还横向丰富长堤金融文化,进一步提升长堤的金融文化价值,陆续打造了民间金融博物馆、民间金融书店,发展金融文化旅游,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现民间金融街已被纳入广州一日游景点,正在推进旅游产品、旅游路线及项目等设计研发工作,力争将民间金融街打造为城市商业的集聚地、国际旅游的目的地、广府文化的展示地。
来源:《金交会》2015年3月刊 总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