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 专项规划

市金融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来源:市金融局  时间:2017-11-02 分享到: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关于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市府办公厅: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金融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金融产业深化发展,加强金融风险防控,金融业成为全市第五大支柱产业和资产规模最大的产业,为我市建设“三中心一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6年工作成效

(一)开拓进取服务大局,亮点工作不断增多。

一是金融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00亿元,超越房地产业,成为全市产值第五大的支柱产业,居全国大城市第四位;增速11%,在全市服务业增速中排名第二;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2%,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二是直接融资占比居全国第一。1-12月,全市直接融资余额达1.35万亿元,在大城市中仅次于上海(1.49万亿元),占全省(含深圳)的60.7%。我市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达65.7%,居全国大城市第位。通过直接融资,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过200亿元。

三是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12月,全市保费收入达1166.2亿元,连续10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长64.2%居全国大城市第一位;新增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粤电财产保险自保公司2家法人机构,是我市时隔五年后再次获批保险法人机构,全市保险法人机构由3家增至5家。

四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爆发式增长。2016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0家,累计133家,居全国大城市第4位,累计融资超过3300亿元;全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02家,累计348家,挂牌增长率达84.4%,高于全省(68.3%)和全国(41%),居全国大城市第一位。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新增挂牌、展示企业数2652家,累计5646家,居全国同类交易中心前列。

五是新增金融企业数创新高。2016年共新增法人金融机构7家,包括我市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荣基金公司,全国首个合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公司,两家专业性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粤电财产保险自保公司,以及广州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广汽集团财务公司、粤财金融租赁公司,全市法人金融机构达52家。新增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埃及银行广州代表处、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等持牌金融机构21,总数达281家。全年共新增类金融机构超过1000家,比去年翻一番。特别是融资租赁和股权投资机构增长迅猛,分别新增113家和700多家。

六是成功争取两大金融品牌落户广州。被誉为国际金融界的F20—国际金融论坛(IFF)与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IFF将每年在广州举办全球年会、高端峰会等系列活动,在我市建设永久会址,引进国际主权基金项目等。成功申办全国最顶级的风险投资论坛—第19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进一步彰显我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的信心和决心。

七是成功实现区级政府投资基金全覆盖。出台了《广州市区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监管暂行办法》,市政府安排11亿元支持各区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越秀、海珠、天河、番禺、广州开发区、花都、增城已完成设立工作,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级政府投资基金全覆盖。

八是金融监管跑赢金融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行动计划,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33%,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0.46个百分点和0.48个百分点;减量提质,引导11家融资担保机构退出市场。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33057家机构进行了摸底排查,对24家重点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边查边整改,互联网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大力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开展购地企业资金来源核查工作,及时叫停首付贷、众筹购房等违规行为,有效维护了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做好非法集资处置和金融维稳工作,协调处置南方石化银团贷款风险,清查校园贷等违规活动,做好广东邦家案、天泽能源、E租宝等重大案件处置维稳工作,有力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

(二)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广州金融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市构建、发展大金融格局的战略方向、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部署。出台了《广州市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着力提升产融融合发展的能力。市深改领导小组审议出台了《广州市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方案》,加强对发展普惠金融的制度设计。指导各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优惠政策和规划,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二是加快建设金融功能区。广州民间金融街集聚民间金融机构243家、各类民间资本268.88亿元,今年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融资1726.41亿元,今年以来贡献各类税超过6亿元,是建街前的10倍以上。广州国际金融城成功出让416个地块,计划总投资达557.78亿元,已有南粤银行、广州银行、万联证券等7家金融机构进驻。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共落户金融企业1563家,同比增长139%。设立了规模达50亿元的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全国首只军民融合项目投资基金落户南沙。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集聚各类金融创新企业100多家,金融设备制造业领先全国。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已进驻各类融资服务机构超过300家,累计为当地中小微企业融资50亿元。增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着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站标准化建设,2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快发展。番禺万博基金小镇成为全省第一家金融特色小镇,广州从化温泉财富小镇吸引了一批财富管理机构、私募基金入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预计近期可获国家批复开展试点。

三是提升金融交易平台影响力。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展示企业数达5564家,挂牌区域基本覆盖全省,实现融资及流转交易额1003亿元。“中国青创板”上板全国16个省市(区)1784个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完成小贷资产收益权产品业务7.7亿元,完成理财计划交易额611.03亿元。中国首个开放式数据交易平台广州数据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并上线Datahub平台业务。广州商品清算中心统一清算系统和信用信息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与8家交易平台签署开展统一清算协议。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就在广州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达成共识。

四是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广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居全国城商行第4位。广州农商银行改制上市获广东银监局批复同意众诚保险位列新三板企业市值排行榜第21在全省率先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吸引了拉卡拉、唯品会、保利、TCL优质企业设立27家互联网小贷公司,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开展融资租赁统一管理试点,全市已落户融资租赁企业273家,注册资金超过了800亿元,通过飞机租赁SPV项目公司引进落地租赁飞机12架,完成首单跨境船舶融资租赁业务。

五是认真做好产融对接服务。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各家商业银行设立了9家科技支行,全省最多。设立了首期4亿元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合计授信金额38.65亿元。“中国青年大学生创业板”实现对接融资额2.22亿元。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累计为500家企业提供了融资对接,成功率达45%。将科技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市和全部科技企业并按一定比例给予保费补助。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债券市场,全年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行各类债券融资9382.06亿元,同比增长269.72%大力引进保险资金,总额达2054亿元,占全省保险投资总额的37.5%

六是金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南沙自贸区推出全国首个“跨境资产代客衍生品综合交易”业务,发行自贸区首只交易所市场公募熊猫债,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贷款3161.69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结算量达55亿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成为我市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台北成功举办第四届穗台金融论坛,穗台金融联系进一步加深。组织参加亚洲金融论坛、北京金融博览会等高规格展会,促进金融对外交流合作。

七是普惠金融打造广州特色。设立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和广州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广州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321.5亿元,同比增长13.4%;贷款利率5.06%,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全市保险业累计提供了49万亿元的财产风险保障和7.1万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创新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贷款金额6243万元,平均保险费率2.34%。全市92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50亿元,42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58亿元。推动移动支付在我市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广,全市95%POS终端可支持移动支付。全市共建成社区金融服务站560家,社区覆盖率达50%;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226家,均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推进岭南金融博物馆规划建设,确定庐江书院作为馆址,征集各类金融藏品9000余件。举办珠江金融论坛、金融图书“金羊奖”、“社会集资那些事:风险与法治”展览等金融文化活动。

八是提升金融人才和机构服务工作。对高层次金融人才扩大了奖励范围并提高了奖励力度,2016年共评定高层次金融人才220名;为广东证监局、保监局解决干部住房40套;协助广东银监局、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机构新引进人才申办人才绿卡;为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信诚人寿等8名高管解决入户指标。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协调落实对广发证券的奖励政策,推动广发基金等运营地在广州的法人金融机构回迁,我局被《南方都市报》授予“2016年最佳服务组织奖”。

九是加强金融系统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广州市金融发展领导小组。在市编办的大力支持下,市金融局增设了金融稳定处,人员行政编制增加至45名。支持和推动南沙、花都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工作局,越秀、天河、海珠、增城、从化、开发区设立了金融工作部门,有效缓解了因人员力量不足制约金融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先后向广州银行、天河区和南沙区输送2名局级干部和1名处级干部,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制订《关于加强金融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召开了5次“广州金融发布”会,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广州金融发展成就和广州营商环境,指导各区开展金融公益及户外广告宣传活动。加强金融行业协会建设,出台文件规范行业协会的设立、运作、退出等机制,新设全国首个地方普惠金融协会广州市普惠金融协会、广州风险投资行业协会。扶贫开发取得重要成果,梅州丰顺县留隍镇上围村共筹集帮扶资金152.5万元,20亿元的穗清基金落地签约并拨付到位,从化良口镇团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人均收入两个硬指标均超额完成。做好机关工会工作,组织干部、职工体检疗养,落实工会会员生日慰问,组织参加市直机关工会举办的“公仆杯”体育竞赛活动。

十是机关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扎实开展。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参观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并重温入党誓词,抓好学习教育各项规定动作落实。指导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指导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党支部。开展“基层评议机关”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金融机构、企业和农村,体验基层、企业和群众感受。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组织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为派驻纪检组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2016年局本级和上级交办的纪检信访举报均为0件,立案数量0件。

二、存在问题和工作困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一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加上直接融资形成的替代效应,导致银行本外币存贷款增速放缓,对金融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二是金融存在脱实向虚的倾向,金融对科技、产业的支撑效应还不够强。三是金融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偏低,金融人才服务亟需加强。四是金融风险防控压力增大,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有所抬头。五是各区普遍存在金融工作部门不完善,工作力量不强问题,部分区的金融工作力量非常薄弱,难以承担日益增加的金融发展和稳定任务。六是金融系统研究氛围不浓,国际视野不宽,集聚、配置国际金融资源的能力和办法欠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担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同时也是广州金融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发展是金融第一要务,稳定是金融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坚持两个两手抓,即一手抓金融产业做大做强,一手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手抓金融改革创新,一手抓金融风险防控,不断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大金融工作格局。

主要工作目标是: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成功突破2000亿元大关;新增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0金融业总资产达6.5万亿元,为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营造良好金融营商、招商、留商环境,推动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围绕金融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在机构、平台、政策、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力,通过补短板、固存量、引增量,大力发展特色金融、创新金融和普惠金融,将金融业打造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将国际金融论坛打造成为我市集聚国际高端金融资源的重要平台。继续联系对接好国际金融论坛(IFF)秘书处,全力配合做好在我市举办国际金融论坛2017年全球年会及其他系列会议活动的各项工作。协助做好国际金融论坛会址选址、国际基金小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并以国际金融论坛落户广州为契机,全面提升广州金融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助推广州从区域金融中心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全力办好第19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以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全面优化我市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环境,营造促进我市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中心。

完善金融业扶持政策。依托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平台,积极争取金融先行先试政策。大力争取省政府出台支持政策,在金融政策、平台布局、机构审批、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我市更多的倾斜。修订《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在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金融创新、集聚高层次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金融政策最优的城市之一。出台《广州市建设华南财富管理中心总体方案》,打造与新加坡、香港三足鼎立,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大众理财为特色的新型财富管理中心。

大力做好金融人才服务工作。优化金融人才激励政策,统筹安排解决现有及后续出台金融人才政策的资金需求,在政策力度、广度和深度上与北上深看齐。尽快出台南沙新区对境外金融人才的专项扶持政策。通过“海交会”、“金交会”、南方人才市场等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依托各大金融功能区配套建设金融人才公寓。支持校企共建金融培训基地,鼓励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全国性的人才培训基地,支持金融人才赴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进行专业培训。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教育和认证机构,为金融从业人员获取执业资格提供便利。

加强金融机构建设。争取新设花城银行(民营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粤财金融租赁公司、中金珠宝消费金融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中国人寿、苏黎世保险等在广州设立南方总部或分公司,争取中国人寿特殊目的投资公司落户广州,争取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回迁。推进银河证券在广州设立南方总部或华南区域中心,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其参股的中证报价系统或其相关机构落户广州。省、市合力将广发银行、广发证券打造成为广州金融的航空母舰,加快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改制上市工作,争取创兴银行成为广州第三家市属法人银行。

加强金融交易平台建设。全力争取在2017年完成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支持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州商品清算中心等加快业务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加快新设一批金融交易平台。推动各类交易场所统一管理工作。在南沙自贸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建设期货交割仓,加快推进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开展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支持中证报价系统在广州设立大众大宗商品物流平台。

加强金融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尽快出台限高的过渡性方案,加快土地出让和机构引入,打造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形象代表。科学规划建设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影响带动华南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继续建设好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增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不断增强集聚高端金融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番禺万博基金小镇、广州温泉财富小镇、海珠创投小镇等特色金融小镇,为各类金融企业提供理想的营商环境和配套资源。

加快南沙金融改革创新。落实好南沙金改15条和广东自贸区金改30条,利用广东自贸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加快在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结算、资金集中运营、交易计价、资产转让、境外发债、直接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加快业务开展进度,加强对港资、澳资金融机构的引入和合作,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广州乃至广东金融创新的高地。

规范稳健发展类金融机构。引进包括境外金融机构、国际性小额信贷组织在内的国内外优质企业,在我市新设15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出台《关于促进广州市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提升机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依托特色金融小镇,大力引进各类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在完成风险整治的基础上,规范稳健发展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

提升对金融企业的服务水平。深入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做好服务,为金融机构创造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的发展环境。落实各项金融补贴扶持政策,提高金融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宣传,不断扩大重要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争取设立广州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良好金融发展氛围。办好第6届金交会、珠江金融论坛等高端论坛和展会。加快建设岭南金融博物馆,确保2017年正式开馆。加强金融公益及户外广告宣传,打造“广州金融发布”品牌,组建全市金融系统宣传工作联盟,探索与电视台合作开设金融栏目。继续办好全市领导干部金融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地方性金融行业协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新设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指导各区结合实际需要设立区级金融社会组织。加强金融研究,充分发挥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以及大型金融机构研究部门等智库的作用,重点加强前瞻性、全局性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相关研究转化为政策或项目。

(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产业金融中心。

围绕产业与金融结合的模式,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金融创新与新兴产业的结合,金融开放与国际产业合作的结合,构建全产业链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广佛同城优势,加强与佛山的对接,广佛联手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

出台产业金融系列政策。贯彻落实《广州市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出台《广州市建设全国产业金融中心的总体方案》,以及汽车金融、商贸金融、航运金融、航空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等产业金融专项政策,构建“1+N”产业金融政策体系,为我市优势产业发展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发展各类产业金融服务机构。加快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科技保险公司、航运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等产业金融服务机构。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在广州设立产业金融板块,通过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小贷等方式服务上下游企业。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继续做大做强飞机租赁、船舶租赁业务,促进融资租赁与汽车、装备制造、医疗设备、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开展基础设施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以南沙新区为重点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开展全国统一融资租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设融资租赁产业园、融资租赁资产交易中心,打造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

推动企业上市和挂牌。强化挂牌上市指导,重点跟踪做好已经上报材料企业的上市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拟上市、挂牌企业资源库。支持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在全省拓展业务,尽快实现挂牌企业突破1万家。打造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两大品牌,实现路演活动常态化。

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对股权投资机构的扶持力度,鼓励股权投资机构投资广州拟上市挂牌企业库入库企业,支持广州股交中心建设风险投资退出平台。大力争取投贷联动、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政策试点。加快推进各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建设和监管工作,支持各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产融对接和保险资金运用。及时向银行传递产业、环保、财政等信息,畅通对接机制,争取各主要产业、各区每年至少组织一场大型及多场小型产融对接活动。做好与国寿集团所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养老产业地产等项目的具体对接落地工作。主动对接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公司和泰康保险集团,引导投向广州及周边地区健康养老产业、大数据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将金融风险防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造金融安全运行区。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控资产泡沫。推动越秀金控尽快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提高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杠杆率及管理现状的监督检查,持续监测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监管等指标,推进落实金融机构去杠杆,严格督促金融机构杠杆率达标。督促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退出市场。

降低企业杠杆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鼓励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等。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支持更多企业通过主板、新三板和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挂牌。

加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根据风险摸排情况,分级分类进行整治,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强化风险监测功能,充分发挥市互联网金融协会行业自律与服务作用。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加强地方金融管理。出台《关于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局的监管联动,完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私募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交易场所等类金融机构商事登记准入、资质评审、现场检查、专项统计等制度,探索建设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平台、类金融资金托管清算服务平台。

加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争取出台我市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流程,完善处置非法集资的工作操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各区政府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健全区、街(镇)和社区基层信息员制度,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组织开展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专题培训,提高处非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争取将预防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纳入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入格事项,增强广大市民抵御非法集资的能力。加强对非法集资线索的分析研判,推进重大案件处置维稳工作。

(四)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提高干部队伍专业素养和战略执行力。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专业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团队。

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开展理想信念、为民宗旨和职业道德“三项教育”活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四风”专项整治,支持配合市纪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加强干部培训、交流、轮岗等工作,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战略思维,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实践锻炼。落实干部休假、体检疗养等制度规定,改善办公条件,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活力。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完成局办公OA升级改造项目,不断规范OA办公系统及文件办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及市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交办事项及局年度金融重点工作开展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强化政务管理,进一步做好档案、保密、政务信息公开、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信访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不断提高政务管理服务水平。

 

 

相关信息

   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 粤ICP备20020024号-3 地址:广州市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