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潮牌”共探老建筑活化新路径“活老化新”彰显岭南金融新魅力——老建筑活化主题研讨沙龙在岭南博物馆成功举办

来源:本网  时间:2021-11-22 分享到:

潮牌”共探老建筑活化新路径

活老化新”彰显岭南金融新魅力

——老建筑活化主题研讨沙龙在岭南博物馆成功举办

清代古书院变身金融博物馆、老建筑焕发羊城新魅力、“国潮”IP活化岭南传统文化……11月19日下午,从“老记忆”到“新地标”——老建筑活化主题研讨沙龙在岭南金融博物馆成功举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延续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焕发经典名城魅力、展现时代花城活力,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有关单位以及本土新锐品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商业融合创新,分享借力传统文化打造“国潮”IP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博物馆进一步活化老建筑献计献策。

敢为人先,古书院变身金融文化新阵地

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广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一座富有岭南建筑特色的清代古书院——庐江书院,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如今“苏醒”变身金融文化新阵地——岭南金融博物馆,成为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于20194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人们讲述了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众多“第一”的诞生和重要成果。



“岭南金融博物馆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前身庐江书院古建筑本身的特色,因地制宜,在不破坏古建筑本体结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古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路径。”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德昌在研讨会上指出,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来感受历史文化的脉搏,真切体现出岭南特有的风格,将岭南金融和岭南建筑文化融为一体。

老建筑焕发新魅力,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

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促进广州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岭南文化中心。鼓励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资源,引导历史文化街区活化与城市更新、商贸旅游、教育培训、休闲体验、社区生活融为一体,推动“千年商都”书写出老城市新活力的新篇章。

“对于老建筑的活化、升级改造,我认为可以触发人们一些认同感跟归属感,形成一种新的人文价值。”哲迳建筑师事务所、灯塔文化、筑茶联合创始人方斐以“城市空间活力开发实践”为题,用一个个鲜活的优秀案例,通过以点带面的持续创作,积极参与到广州历史街区的活化改造中,藉由多个建筑的正向影响圈叠加,覆盖更广的城市空间,再现了岭南建筑的特色魅力,将城市“老记忆”变成现代“新地标”,进一步激发城市新活力,充分展现老建筑重要的文化价值。

跨界融合创新,国潮IP活化岭南传统文化

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让老建筑们焕发更加生机勃勃的崭新生命力,传承优秀岭南文化,实现创新成果转化,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力量共同参与,探索多元化的活化新路径。

弯弓Digital、汇美集团、猫王收音机、喜茶等品牌企业代表在研讨会上围绕“潮牌眼中的老建筑”的主题,分别分享了品牌企业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创新融合、非遗活化等方面的经验。他们表示,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活泼新颖的形式,重新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中国风服饰、国潮收音机、新式茶饮等等。而岭南金融博物馆作为坐落于百年古书院建筑中的博物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以古建筑、传统文化为引,积极尝试文创产品开发、结合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吸引更多观众自发前来博物馆参观打卡。

王德昌希望,借助企业卓越的品牌效应,用“传承+创新”的新方式,让老建筑和历史文物活起来并“开口讲话”,加快促进“活老化新”的新理念、新技巧,切实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为构建与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下一步将紧扣“岭南+”,不断深化跨界品牌融合创新,打造更多金融文化精品项目,携手各品牌企业共同讲好岭南金融故事,传播岭南特色金融文化,营造优良的金融发展氛围,助力“十四五”时期广州高标准打造“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信息

   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 粤ICP备20020024号-3 地址:广州市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