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村金融

2014广州农村金融发展情况与2015年展望

来源:市金融办  时间:2015-06-30 分享到:

一、2014年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4年以来,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广东省开展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方案》有关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金融工作,在加大涉农地区信贷投放,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农业保险和推动农业企业上市,建设农村金融服务聚集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强化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功能。

(一)“三农”信贷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我局继续积极协调广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2014年末,广州市涉农贷款余额1387.74亿元,比年初增加114.81亿元,同比增长7.8%。涉农贷款前五大行与去年相同,工商银行(273.3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最高,其次是农商银行(207.40亿元)、农业银行(171.49亿元)、建设银行(142.73亿元)和国家开发银行(86.99亿元)。番禺、增城、花都、从化、白云等5家村镇银行存款余额47.01亿元,贷款余额46.14亿元,净利润6500万元,增长迅速。全市65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投放“三农”贷款1152笔,累计投放13.59亿元,贷款余额7.18亿元,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三农”的支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成为我市农村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二)“三农”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企业上市“双百工程”,截至目前2家农业企业实现上市。我局积极发动农业龙头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截至2014年底已有绿之尚、三香园等一批农业企业成功挂牌。增城市与大业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成立了增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成功发行了规模1亿元的增城市“挂绿1号”信托债权基金,向广州科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增城市企业提供1亿元贷款。

(三)“三农”政策性保险稳步开展

近年来我市继续推广实施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及农村住房保险,同时积极研究开展新险种试点。2014年全市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承保24574头,实现保费收入147.44万元;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197.73万元,为全市59.88万亩水稻提供了风险保障;政策性农房保险保费收入349.94万元,累计承保624894户,累计承保率96.70%,其中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市承保率达到100%。番禺区开展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对象是持证经营且养殖池塘面积在30亩(含)以上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保险费按区、镇(街)、参保户4:3:3的比例分担。两年来,共承保鱼塘1680亩,总保额3284万元,总保费190万元,已赔付1387万元,赔付率达45.8%

(四)协调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示范镇(村)建设

今年以来,市金融办继续积极协调指导各区推进农村金融示范镇村建设工作。派潭镇已聘请专业公司进行农村金融街区环境整饰,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人保财险公司、汇鑫小贷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进驻工作正积极推进中。南沙区黄阁镇确定将位于麒龙东路的黄阁商贸城打造成金融街区,目前已聚集工行、建行、广州农商行等银行网点以及顶富投资等金融咨询机构,东里村农村金融服务站选定在村委会办公室。白云区江高镇金融网点指示图、金融业务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持续推进,截至2014年底,白云区江高镇拥有银行网点超过20家,自动取款终端超过78台,刷卡POS机超过32台,24个助农取款服务点。

(五)开展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3年以来,市金融办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联合制定印发实施《广州市信用村试点建设工作方案》,会同人民银行指导各有关区(县级市)金融工作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选定的5个试点信用村信用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已完成,广州农商银行对农户开展授信。从化市积极开展信用村建设工作,成立从化市征信中心,在人民银行从化支行挂牌,全面推进从化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城郊街在完成西和村采信评级的基础上,选定三将军村、黄场村、塘下村、水坑村、红旗村开展信用村建设。白云区全面铺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对江高镇内35条行政村的农户进行信用信息采集。

   (六)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

我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出台了《广州市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指导意见》,以增城市为试点开展该项工作。在我局指导下,增城市拟定了《增城市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关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意见》,对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明确了金融机构和各镇街、行政村的任务分工。农村金融服务站由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供应商,与各试点村加强合作,共同在各试点村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便农、利农、惠农为目标,积极普及现代金融知识、畅通银农供求信息、开展惠农金融服务、采集并有效利用农户信用信息,促进“三农”工作全面发展。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州农商行、民生银行分别在朱村街、中新镇、仙村镇、小楼镇、新塘镇共设立12个金融服务站,受到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截至2014年底,上述农村金融服务站已开展助农取款业务18693笔,储蓄卡开卡10509张,ATM现金使用量3957万元,金融咨询服务5208次。

(七)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我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做好扶持政策的落实,支持村镇银行增设分支机构,我市7家村镇银行及16家分支机构自成立以来以服务三农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今年以来萝岗惠民村镇银行在20142月开业,黄埔融和村镇银行20146月份开业,对 “三农”基层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强。

今年2月,全国首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主发起设立、由第三方银行机构提供资金管理服务、社员资金互助的广州市增城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正式开业,陈建华市长出席开业仪式并作致辞,高度肯定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创新意义和社会意义。截止2014年末,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存入互助金余额113万元,累计发放互助金19笔共1075万元,支持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欧阳卫民常委多次在福享资金互助合作社简报上作批示,省金融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各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多次前往调研,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杂志、中国金融、南方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广州市第二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增城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已于201410月开业。此外,经发动花都绿望农业公司、白云粤旺农业集团等一批有实力、有品牌的农业龙头企业表达了申报设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意向,目前我局正会同相关部门对意向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八)开发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广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推动新塘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我局会同增城市政府积极推进在增城市新塘镇东部布匹辅料城开发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的相关工作,集中引导一批经验丰富、服务优质、业务创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机构进驻,打造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样板区和微型金融创新试验区。我局与增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接建设情况,指导增城市发改物价局制定《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工作方案》,目前方案已经广州市政府审定。增城市委、市政府已审议通过《促进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正准备印发实施,将对进驻园区的金融机构给予落户奖、办公用房补贴等奖励。20146月,在第三届广州金交会上,中小微金融服务区还获批成为广州首批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已有40家金融机构及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小额贷款公司表达了入驻意向,其中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等28家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已签订租赁合同(包括4家银行网点、8家拟设小额贷公司、5家证券公司、小额再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6家管理咨询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现已进入装修设计阶段。委托广东财经大学专业团队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价格指数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与服务区相关的系列配套工程全面展开,园区标识(VI)系统、景观整饰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五星级酒店已落成使用,配套的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园区绿化、生活配套、交通配套、安全保障等将在近期完成。 

(九)发放农村金融建设资金

2014年,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广州市农村金融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共发放1349万元农村金融建设资金,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对银行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对发展政策性涉农保险项目、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示范镇(村)以及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给予补贴。其中,用于涉农风险补偿234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202万元,农村金融机构(组织)补贴180万元,农村金融支付服务设施补贴1.8万元,农村金融服务站补贴40万元,农村金融示范镇村建设补贴690万元。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落实农村金融工作方案协调推进各项农村金融工作

按照《广州市加快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和工作任务,继续推进落实各项具体的农村金融工作。在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方面,重点推动在南沙区设立村镇银行以及现有白云、花都、番禺、增城、从化、萝岗、黄埔等7家村镇银行设立支行,争取设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支农小额贷款公司,加快设立一批资金互助合作社;在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方面,重点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及在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在发展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方面,继续发展农房、能繁母猪、水稻、渔业等政策性涉农保险项目,研究开展奶牛、马铃薯和玉米等保险项目,根据番禺区试点情况,研究政策性水产保险的推广工作;在引导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重点推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会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推进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农村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

(二)积极打造农村金融示范镇(村)

按照农村金融示范镇(村)的标准,协调推进农村金融示范镇(村)建设工作,鼓励参与试点的58村结合各自实际,打造不同模式的农村金融示范镇(村),形成各自特色,2015年我局将开展验收工作,对达到农村金融示范镇(村)标准的予以授牌。

(三)全力支持增城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将增城市作为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区域,支持增城市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各项改革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打造具有较高水平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增城市规划建设四大金融发展平台,在新塘镇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在荔城街互联网金融服务区、在小楼镇农业孵化和金融服务园、在派潭镇农村金融服务街区。设立增城市征信中心,建设增城市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集中处理授权查询,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各金融机构对守信农户、涉农企业实施优惠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等激励措施。

(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三农”金融产品创新,以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房“三权三证”为抵押担保开展授信,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扩大农村地区贷款规模。支持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的流转,鼓励金融机构与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广依托产权交易平台完成的涉农应收账款融资及农产品订单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拓宽中小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的融资渠道。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开展森林碳汇研究和项目开发,并以碳交易为量化手段,在增城,从化分别设立广州绿色GDP生态调节示范区,试点生态补偿机制。

(五)推进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试点工作

按照先试点,成熟后逐步铺开的原则,稳步推进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工作。加强对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指导、监督和服务工作,支持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快发展。做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动员培训工作,引导有积极性的企业在各涉农区(县级市)设立资金互助合作社,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三农”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六)在全市涉农区(县级市)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

我局积极支持各家银行在我市农村地区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并继续在农村金融建设资金中安排专门资金对经所在区(县级市)认定、纳入市计划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并布设了自助设备的商业银行给予补贴。

(七)继续对农村金融工作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农村金融需要更多的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局将根据《广州市农村金融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农村金融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促进相关农村金融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相关信息

   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 粤ICP备20020024号-3 地址:广州市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