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5-07-02 | 分享到: |
|
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民生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本届金交会办得很成功,办出了特色、办出了亮点,尤其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交流与合作和泛珠三角地区金融合作,建设创业创新金融生态圈,促进金融人才就业,打造融资租赁产业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省长朱小丹点赞金交会
为打造高端金融展会,着力推动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金融机构与百姓之间的交流对接,在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金融行业协会、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州从2012年开始,每年6月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下称金交会)。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到第四届金交会展馆调研,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副省长陈云贤陪同调研。广州市政府与平安保险集团、太平保险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粤科股权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众筹交易中心(筹)、广发互联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设机构获得授牌。
金交会以“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为办会宗旨,以“大力发展国际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和民生金融”为指导,打造集成果展示、改革宣讲、知识普及、学术交流、产业对接、产品推销、设备展销、人才招聘和金融招商会“九会合一”的中国金融展会,努力争取逐步实现“让世界在这里感悟中国金融”的愿景。历届金交会筹备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了“领导重视、多方联动”的机制,有效地整合和动员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经过四年的打造,金交会论坛、交易、人才招聘、金融文化等活动越办越好,其档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引起了金融、实体产业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同类展会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金融交易博览会,和广东金融强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展示平台和亮丽名片。
第四届金交会以“新常态 新金融”为主题,立足经济新常态,创新采用“主题招展模式”,设立了互联网金融展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展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展区、金交会·金融众创空间、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展区、融资租赁展区等30个主题展区,极具特色,尤其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推进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交流与合作和泛珠三角地区金融合作,建设创业创新金融生态圈,促进金融人才就业,打造融资租赁产业等方面积极发挥了金交会的平台功能。
本届金交会共吸引320家机构参展,展馆面积合计40000平方米;78家机构上报了58个产融对接项目,拟签约金额4532亿元; 79家机构提供了288项促销优惠措施;124家参展机构共推出3100多个金融人才招聘岗位。
打造互联网金融盛宴
本届金交会互联网金融元素丰富,多家互联网金融会员单位首次组团参展,通过搭建互联网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广州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成效,实现与广大金融投资者从线上到线下的深入接触、了解、交流和互动。参展单位现场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公共舞台区域更是举办多场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投资者的关注,展现出广州互联网金融行业积极向上的形象,传递行业正面能量。
除了展示区域外,在本届金交会启动仪式上,海珠区获授广州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牌匾,海珠区将依托区内的地铁万胜广场项目打造全市第4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重点引进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法人机构、功能性总部、控股集团、交易平台、专营及中介配套服务机构。本届金交会还举办了“阳光网上金融,普惠大众投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等多个高端论坛,邀请了业内专家学者、互联网金融企业家参会交流,把脉互联网金融发展动态及趋势,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此外,6月28日下午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还举办了以“互联网金融2.0时代·创新与自律”为主题的广州互联网金融行业新闻发布仪式,并与广州仲裁委共同发布《互联网金融服务规范》,规范网络金融企业经营行为。
广州互联网金融势头喜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广州按照“六个一”(制定一个政策、培育一批企业、打造一批基地、成立一个协会、打造一个论坛、构建一个安全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将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的新业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予以扶持发展,开局良好。
在出台政策方面,今年1月市政府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不仅提出了广州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措施与目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落户广州、开展业务、吸引人才等均明确了奖励标准。在培育机构方面,目前广州已拥有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超百家,其中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法人机构10家、分支机构39家,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的P2P网贷机构近50家,今年1~5月总交易额约为111.83亿元。微投网、海鳖众筹、零壹众筹等各类众筹平台发展迅速,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设立的股权众筹“青创板”已实现挂牌项目539项(其中创业项目381项、创业企业158项),实现融资额2000万元,广东省众筹交易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唯品会、广联达、复星集团、广发证券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广州发起设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在建设基地方面,在去年第三届金交会上挂牌的广州民间金融街(位于越秀区)、天河中央商务区(位于天河区)、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位于增城区)等3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营造环境方面,今年4月广州专门成立了有73家会员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并多次举办高规格的互联网金融论坛,营造了行业自律、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广州将依托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基地、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及其他有意愿有条件的区域开展互联网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相关奖励补贴以及扶持政策;加强引导协调,支持金融机构、各类资本和科技、电商企业设立互联网贸易投融资创新中心、互联网航运金融中心、互联网财富管理中心、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支付结算、互联网小贷、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互联网产权交易和互联网金融会展服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依托各相关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市、区合力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和众创空间,引导和鼓励众筹融资平台聚集发展,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广州已出台的主要
互联网金融扶持政策
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对法人机构在广州注册、规模大、经营规范、行业影响力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企业年利润总额达1亿元(含)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企业年利润总额1亿元以下、5000万元(含)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企业年利润总额5000万元以下、2000万元(含)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企业年利润总额2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含)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业务补贴。法人机构在广州注册、营业收入排名广州地区前20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融资或金融服务,如能达到下列条件,则按以下标准给予业务补贴: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补贴100万元;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2000万~5000万元(含)的,补贴60万元;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1000万~2000万元(含)的,补贴30万元;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500万~1000万元(含)的,补贴15万元。
大力培养引进互联网金融人才。对入选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按《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给予补贴。
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主航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广州港的繁荣,加上各地商贾、各国商人云集于此,千年商都由此崛起并闻名世界,可以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广州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第一次重大契机。如今,广州面临国际化的第二次重大契机,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届金交会设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展区,邀请泰国开泰银行、大智慧新思维(新加坡)集团、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澳大利亚澳新银行、印度巴鲁达银行、韩国韩亚银行等7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同台亮相,全面展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交流合作与发展,深入挖掘广东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契合点,打造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交流合作新平台。
广州如何发挥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唯一的从未封关中断海上贸易的城市的历史优势,以及广东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优势,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市金融局提出了初步的愿景和行动。
“引进来”:开拓跨境金融资产交易的金融“蓝海”
1.鼓励在广州新设各类金融机构。对于新设的金融机构,广州有专门的奖励政策,将按照注册资本规模给予最高2500万元的奖励,特别重要的机构还可以再提高奖励标准。
2.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战略合作。目前广州的金融机构正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工作,欢迎海丝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与广州的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
3.鼓励在跨境融资方面开展合作。利用南沙自贸区政策,面向海丝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企业赴海丝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回流南沙使用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
4.支持开展跨境金融资产交易。依托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将大力开拓跨境金融资产交易这片金融“蓝海”。
5.支持在航运金融方面开展合作。目前有安联、三井、美亚等保险公司在广州开展航运保险方面的业务。
6.支持在科技金融方面开展合作。南沙获批成为外商股权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外资股权投资机构进入南沙已没有政策障碍。
7.支持在融资租赁方面开展合作。南沙金融15条提出了支持在南沙新区开展全国内、外资融资租赁行业统一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内、外资统一的融资租赁市场准入标准,这是南沙独有的政策。
8.在金融人才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市金融局正会同南沙新区,研究制定对在南沙工作的境外高端金融人才给予补贴的政策。
“走出去”: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付结算中心
1.发挥平台优势,搭建合作桥梁。借助广交会、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等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与跨境人民币业务相配套的贸易融资、理财和套期保值产品,进一步扩大广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
2.推动企业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广州正在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双百工程”,将推动更多企业赴海丝沿线国家股票交易所上市融资和发行人民币、外币债券,开展并购重组。
3.推进广州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依托广州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机构众多、业务辐射能力强的优势,支持广州法人金融机构以及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子公司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募集人民币资金。
4.为广州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撑。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广州金融机构直接或通过与海丝沿线国家有合作义务关系的合作银行,向境外项目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降低跨境融资成本,共同拓展跨境信贷融资新渠道。
5.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付结算中心。支持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置分支机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依托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开展人民币及外币离岸结算、跨境人民币支付、跨境电商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业务,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