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5-06-03 | 分享到: |
|
日前,广州市金融局正式对外发布《2015年广州金融创新发展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要将金融业打造成为广州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建设提供金融支撑,新设多种金融机构、探索新型期货交易所等。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郭家轩 实习生 周杨
新设10家以上法人机构
《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要从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入手,新设一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新设10家以上法人金融机构,其中包括要争取银监会批准设立民营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航运保险公司、建康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
同时还要新设100家以上类金融机构,包括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利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等。
为丰富广州市的金融主体,《实施方案》还提到要加强金融招商引资工作,推动落实万达集团、复星集团和京东集团等企业有关金融项目落户广州。加强与金融总部机构对接,争取在广州设立功型、创新型、专业性金融机构。例如支持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在广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和集聚一批P2P网络借贷机构、互联网保险、众筹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这些方式,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组织和资源在广州集聚发展。
《实施方案》还特别针对国际金融城的建设指出,将争取引进10家以上总部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购地建楼政策建立申领细则。配合相关部门研究采取公建配套方式建设“一行三局”业务用房,加快引入一行三局。
此外,对于广东自贸区改革试点南沙,《实施方案》也表示,要加快南沙金融创新发展,争取聚集500家以上金融和金融机构、去年以来,南沙出台创新15条政策和促进广东前海南沙横琴建设部联席会议,加快促进南沙新区发展。
争取新增上市公司超10家
同时,《实施方案》还从加强总部金融方面提出支持总部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方案。例如,要支持广发银行、广发证券、广发期货等行业领先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相互控股、参股方式探索综合经营,并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官洲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广州证券、万联证券等市属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大力培育越秀金控、广州金控、广州基金等金融控股集团,做强广汽集团汽车金融板块,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控股集团,支持省属金融控股集团做大做强。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许世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的金融总部经济在这两年对比兄弟省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悉,2009年广州有3家保险公司总部,到今年已经减少到1家),这次方案出台表达了政府重振南方金融中心,建立金融强市的决心。
“除了金融法人机构的设立,民间更多希望的是金融创新鼓励,毕竟金融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牌照,更多的是民间金融的活力。”许世明表示。
《实施方案》还强调,要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双百工程”,争取2015年新增上市公司超10家,在“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代办系统)挂牌企业超过50家。此外,还指出要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广州多层次商品市场规范发展的支持政策,利用广州商品清算中心的平台探索开展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试点。
建设广州航运交易所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建设多种市场交易平台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加快发展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做强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推动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探索信贷资产转让、融资租赁收益权融资和自贸区试验区国际资产交易等业务,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私募债市场。
如创新打造全国性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争取挂牌企业尽快突破5000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创新发展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探索信贷资产转让、金融租赁收益权融资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施方案》也指出,要“继续积极研究推进在广州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这意味着广州恢复设立期货交易所已经获得一定进展。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相关官方文件都会表示“争取恢复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如此愿望并未发生改变。
今年4月,中国(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则给广州设立创新期货交易所带来了巨大转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广东自贸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广州市金融局副局长聂林坤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州设立期货交易所的初衷在于,广州的大宗现货交易市场非常发达,再加上区位优势,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大宗现货交易的话语权。学者分析指出,此前国务院批复的广东自贸区方案中,也提到了新型期货交易或,这或意味着广州将再次拥有期货交易所。
《实施方案》还表示,要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开展航运金融指数研究,大力发展航运物流金融,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成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