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金融办 时间:2015-04-20 | 分享到: |
|
上周五,股市收盘后,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信息“蜂拥而至”。先是证监会对两融业务提出七项要求,包括券商做两融业务不得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等;随后证券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四部门也联合发文,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扩大融券券源。
市场对此“打压”股市的突发“利空”表现出极大关注。因为消息出台后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出乎意料。其中,新加坡交易的A股期货——新华富时A50指数在上涨2%之后大幅跳水,跌幅超过4%,之后跌幅进一步扩大至5%;恒指期货夜盘也大幅跳水,大跌超过600点。
有鉴于此,看空者认定,A股周一将重演“5.30”悲剧,个股将出现大面积跌停,融资盘抛售潮或将引发令人恐惧的连锁反应,A股牛市或将终结。满仓的投资者为此寝食不安,焦虑不已;空仓投资者则额手相庆,暗自庆幸。
不过,随后证监会发言人迅速发声,又让投资者颇感意外。针对市场的过度解读和恐慌情绪,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4月17日证券业协会等四家自律组织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是落实新“国九条”要求的举措,目的是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平衡发展,健全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不是所谓的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请正确理解,不要误判误信。安抚投资者情绪之意,不言自明。
每一波牛市都有疯狂上涨得让人心惊肉跳的时候,每一波牛市,也都会有管理层在这个时候出来提示风险。不过,最近节奏有点快。
上周四,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出席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仪式时提醒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决不可受“宁可买错、不可错过”等观点误导。要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谨慎投资、量力而行,不跟风、不盲从。
此外。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再次提醒广大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者,要做足功课,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不要被买房炒股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然后,就是上述诸项措施的一并出台。
如此苦口婆心,如此密集地提示风险,用意何在?
其实,邓舸说得清楚,“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五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的目的。“稳定健康”,就是要防止股市暴涨暴跌。暴涨,会吹大泡沫,加速牛市赶顶,后患无穷;暴跌,也不符合当前政策取向。
金融是支撑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急需融资支持的背景下,双轮齐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周五,李克强总理专门去工行视察,要求银行要“支持小微企业,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说明总理对间接融资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寄予厚望。直接融资呢,就更不必说了。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可见,国家对资本市场在降杠杆方面的作用高度重视。这也就是为何近来多个部委的官员纷纷发声,力挺股市的原因。
既然如此,在当前“要做好应对更大困难挑战准备”的经济形势下,五部门出台利空举措,故意打压甚至一棒子打死牛市,绝无可能。股市萧条,并非当前需要。何况,若打压,应出台更严厉举措,更无须在政策出台后,让发言人安抚投资者,澄清“非打压股市”,以防周一市场出现非理性杀跌。
牛市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信心的投票结果,牛市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成果的认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需要资本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振消费信心,离不开股市走牛;提升A股市场国际影响力,加速推进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同样需要强劲的股市。当前股市,并不面临耸人听闻的所谓“生死抉择”,只是需要行稳致远。
再能跑的牛儿,也需要歇歇脚,适当的休整可以让牛市行稳致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