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运行 > 小额贷款

2020年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7-01 分享到:


2020年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71日上午,2020年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金融行业党委、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小额再贷款公司,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150人参加。

会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亿通为小贷行业首批共13名首席风险官颁发证书,标志着广州市首创的地方金融首席风险官制度在小贷领域落地实施。首席风险官为小贷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对机构运行全过程的重大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对经营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议、监督和检查,促进公司稳健经营。首席风险官制度的实施,将搭建起连接监管部门与企业的风险管理链条,筑牢金融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自机构改革以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坚持一手抓风险防控,一手抓改革创新发展,秉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工作理念,在地方金融特别是小额贷款领域着力打造“制度+科技+协同”的监管新模式,助力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编制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指引,明确了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各类地方金融机构从准入到退出的各项事项的办理流程和时限。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小贷分层分级监管,解决长期以来小贷公司融资杠杆偏低、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同时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的监管关注和风险防控,并在从融资渠道、融资杠杆、监管措施、创新业务、其他扶优政策等5个维度、20项具体措施上实施差异化监管。二是创新运用监管科技手段,提升监管质效。指导广州民间金融街以金融科技手段建设完善非现场监管3.0系统,实现对被监管机构全量信息的实时抓取和验真,为地方金融统计、监管、征信、风险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撑,打造集数据资源、预警监测、协同监管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监管系统。联合广州互联网法院、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等,创新打造小贷行业“五链合一”监管与服务体系,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建设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信用数据验证的“征信链”、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为全市小贷公司实现规范发展提供强大的监管科技支撑。三是加强协同治理,营造良好监管环境。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合作共建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通过在线多元纠纷化解平台,引导化解争议较小的纠纷;通过全国首个在线纠纷“类案批量智审系统”,对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等纠纷进行在线、快速、批量审理。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广东省分中心合作开辟接入征信系统绿色通道,实现“成熟一家,推荐一家,接入一家”。加强行业正面宣传工作,通过《作风建设在路上》、《花城政能量》及自媒体平台宣讲小额贷款知识,指导市小贷协会上线“广州市持牌小额贷款公司查询认证平台”,向社会公示持牌小贷公司正规放贷渠道。加强非法放贷警示教育工作,315期间协调三大电信运营商发送小额贷款防诈骗公益短信,不断压缩违法违规机构生存空间。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亿通在讲话中指出,小贷公司是普惠金融和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小贷行业试点10年来,已累计放款近2600亿元,服务近2000万人群,在支持全市乃至全国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均纳税超86万元,在金融行业里名列前茅。下一步,小贷行业要以合规为根基底线、以创新为核心要素、以科技为致胜武器,对照高质量发展及创标杆建设有关文件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市金融行业党委要指导小贷公司加强党的建设,市、区金融工作部门要加强监管及服务联动,市小贷协会要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及服务作用,全体小贷公司要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坚守合规经营、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共有112家小额贷款公司,去年以来新设小贷公司5家,其中利用粤港澳资金(货拉拉)设立小贷公司1家;注册资本285.22亿元,其中,2019年以来共9家小贷公司累计增资20.3亿元;贷款余额258.88亿元,同比增加24.14亿元,增幅超过了10%。今年1-5月,小贷行业累计发放贷款420.40万笔,累计投放219.3亿元,向小微企业及农牧户投放贷款金额同比增加25.29亿元。


相关信息

   主办: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 粤ICP备20020024号-3 地址:广州市广仁路1号广仁大厦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3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