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时间:2012-05-21 | 分享到: |
|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激发了温州商人的银行梦。日前,石家庄温州商会牵头,联合北京、沈阳、广州、南京、厦门、深圳、义乌,以及迪拜、日本、德国、希腊等11个实力强大的温州商会共同参与,拟抱团融资50亿元,借温州金融改革的契机,成立“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简称“温商银行”),打造一张世界温商的新名片。现在,该方案已经上报给市政府及市经合办、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
记者从上述商会提交给市政府的报告里获悉,这12家在外温州商会希望结合世界温商资金优势,有选择地以股权分配形式,抱团融资,组建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为温州的金融改革摸索成功的经验。“温商银行”成立后,将逐渐在全国各地商会推行温商银行当地分行,以盘活温商的资金。
4月10日,该报告上报市政府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在4月18日做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项目落实的意见,并主动与温商沟通协商。目前,市经合办办、市金融办、温州银监分局等部门正积极与上述商会在温联络人商讨可行性方案。
作为这个设想的提出人之一的义乌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说,组建温商银行的想法为时已久,但受政策的限制,以前这个想法只停留在脑子里。今年年初,世界温商大会召开,一批有着共同理想的在外温商聚到一起,又说起了这个事情。不久之后,温州获批成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就正式提出了成立温商银行的设想。
姜永忠说,成立温商银行有着很好的基础。目前,175万温州人在国内各大城市创办了超过3万家企业,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以上城市拥有温州人自己的商会;此外还有60多万温商遍布在国外,在全世界建立了250多个侨团。以在外温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温商银行,有条件在各地快速生根发展。
广州市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说,温商做银行,并不是头脑发热。在外温商里有很多企业在做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类金融”企业,在金融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借助温州金融改革的契机,如政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创新空间,多提供一些便利的政策,他们有信心把温商银行做好做大。
发起人:有难度,但保持乐观
12家实力强大的在外温州商会,欲组建温商银行。为了尽快推动这个项目,石家庄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吕卫国今年长驻温州,成为该项目在温州的联络人。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是吕卫国的重要工作。
吕卫国说,按照设想,温商银行是一家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温州,辐射全国200多个温州商会。因此,他们希望是能拿到一块全新的“银行牌照”。拿到“牌照”后,马上开始筹建。
在义乌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等人的脑海里,甚至已经有了一个规划图:在温州成立总部,短时间内在国内几个重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后再全面覆盖全国200多个设有温州商会的地级市。
姜永忠认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温商银行的作用很大。面向在外温商提供金融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温商融资难题,而且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温商的资金状况,了解温商的经营情况,形成合力,做大温商在当地的影响力与实力。
对于温州本土来说,则增加了一家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无论是从税收还是推动金改,都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这也是在外温商响应市政府提出的“引资回巢”、“反哺故土”的一个实际行动。
此前,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渴望。他说,温州多一家外地来的金融机构“有意义但没意思”。如果多一家本土的金融机构,就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因为它不仅帮助了温州的企业,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