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金融办 时间:2015-05-18 | 分享到: |
|
第四届金交会来临之际,金交会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媒体团3月底到6月中旬开展广东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系列报道活动。5月14日,媒体团来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下称南沙新区),实地采访调研广东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情况。
4月21日,南沙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新区发挥金融创新政策优势,加快金融业整体发展步伐,并推动特色金融业发展,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创新发展支持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和促进南沙经济发展。
紧抓自贸试验区机遇 促进金融业整体发展
自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批复以来,南沙金融业发展迅速。南沙开发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向金交会媒体团介绍,截至2015年一季度,全区各银行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57.4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4.6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35.08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6.72亿元,总资产合计885.58亿元,营业收入合计6.78亿元,净利润合计3.111亿元,结汇合计15.34亿元,售汇合计18.88亿元;证券类企业一季度新增开户数2529户,新增客户资产9,278.09万元;小额贷款公司一季度累计发放笔数113笔,累计发放金额2.22亿元,贷款余额4.77亿元,营业收入1056.62万元;股权投资类企业一季度营业利润2.11亿元。目前已引进各类金融(类金融)机构逾160家,按机构类型分,融资租赁类41家,银行类14家,证券类5家,保险类18家,股权投资基金类15家,其他类73家(含商业保理类、小额贷款类等)。
传统金融机构抓紧铺设,农业银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分行、中国银行南沙自贸区支行、浦发银行广州南沙自贸区支行正式设立,建设银行广东省自贸区分行已获批,另外,工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12家银行机构已有意向在南沙设立自贸区分支机构。
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推动下,区内银行机构陆续推出各项创新业务,如中国银行办理了32笔金额约6亿元的首发业务,包括为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发放累计1亿元的跨境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为珠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发放人民币1亿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等,农业银行为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星河湾实业集团等企业办理1.1亿元跨境人民币贷款,工商银行为广州南沙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公司办理300万的境外人民币放款业务,广州农商银行与其全资子公司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合作为南沙港口公司融资1.95亿元,广发银行率先实现A类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全自动结汇等。
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聚集发展,其中包括华南地区唯一经交通运输部审批备案拥有船舶交易服务资质的广州航运交易所、广州市首家金融租赁牌照的金融租赁企业珠江金融租赁公司、首家可在全省范围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小额贷款企业广东新供销农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首批获准成立的三家全国综合性的保险经纪公司之一长城保险经纪公司、国内首家专门服务商品金融的创新型金融平台广州商品清算中心、近十年来我省(除深圳外)唯一经中国证监会新批准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发展特色金融业 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南沙新区围绕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南沙自贸试验区7个区块功能定位,推动跨境金融、航运金融、融资租赁业发展,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南沙新区跨境金融的发展重点在粤港澳金融合作方面,如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港澳人民币保单资金回流、融资租赁对外资怎么统一标准、双向资金池、个人投资等创新试点工作,目前都在紧密推进和衔接。
航运金融方面,广州航运交易所、广州港集团等共同发起设立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全面打造“船舶(游艇)交易、航运交易、航运人才交易、临港大宗商品交易、航运衍生品交易”等五大市场;积极推进设立南沙航运保险公司,现正由市金融局牵头向中国保监会递交“阳光航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建申报材料,争取保监会支持尽快批复筹建航运保险公司;加快建立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发挥航运产业基金体系的杠杆作用。
据南沙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沙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迅猛。近期,南沙新区成立了南沙融资租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从国家战略、产业基础及政策支持等各方面,都为融资租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南沙区已落地或正在办理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超过40家,成为广州融资租赁发展最快的地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推动越秀金控在南沙打造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探索设立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推动珠江金融租赁在南沙发起设立南沙融资租赁产业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