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时间:2020-01-14 | 分享到: |
|
广州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项目正式落地
建筑工程潜在缺陷责任保险(Inherent Defects Insurance,以下简称“IDI”)是指由工程建设单位投保,保险公司对由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所导致的投保建筑物损坏履行赔偿责任的保险,其运行机制是将工程质量风险进行经济量化、市场转移;保险公司引入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以下简称“TIS机构”),由市场化的第三方机构对建筑质量进行控制,通过保险市场化机制弥补现行建筑质量监管体系的不足,是有效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优势和社会治理功能、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委力推工程质量建筑缺陷保险(IDI)在全国铺开落地。前期,我市经过系列努力,IDI试点项目已初见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19年8月,广州市住建局、广东银保监局联合我局共同制定了《广州市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方案》。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作为广州丰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独家承保人,签发了广州市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广州第一单,承保标的为黄埔区某幼儿园单体工程,保额约为560万元,承保责任险为规定年限内的主体及防水保温设施的潜在质量风险。继人保财险首单之后,2020年1月8日、9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作为独家承保人,分别与黄埔区的广州绿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启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于近日分别签发了广州市住宅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
二、经验做法
(一)加强政策推动,开展试点工作。一是在市一级层面,由市住建局会同广东省银保监局、市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局等部门,形成我市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联合推行机制,并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制度。二是选择南沙区、黄埔区、花都区等作为试点区,试点项目包括简易低风险项目(已于2019年8月印发试点文件)、保障房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其它项目。督促各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二)学习先进地市的做法,制定符合广州实际的试点政策。2019年11月12-15日,我局参加由市住建局牵头组成的调研学习组,赴上海、北京市调研学习。调研学习组参加了上述两市住建部门牵头召开的研讨会议,分别走访2个在建装配式工程项目,并就以IDI保险进行了交流。通过此次调研,我市明确了利用相关政策引导、支持IDI保险发展推广的思路,拟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明确承保方式、保费承担、风险责任划分等细节。
(三)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提升对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水平。鼓励各财产保险公司积极扩展工程保险相关业务,补充工程专业人员,建立IDI相关业务团队,提升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水平。支持各财险公司培育适合我市的TIS机构团队,建立TIS机构信用体系、退出机制,研究制定TIS机构管理办法,明确TIS机构的经营资格、工程质量管控职责等。通过专业、有效的风险管理提升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确保IDI业务稳健运行。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市近几年每年新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1000多项,建筑面积约5000万㎡,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此外,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我市建立IDI机制可降低政府风险,也可适应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需要。接下来,我市将在南沙,花都,番禺,开发区等地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IDI尽快在全市逐步推广,提升保险公司对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