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典当 守护金融安全
大力推动广州典当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方面强化检查,引导督促典当企业合规经营;另一方面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典当行为,促进典当行业提质增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典当行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广州典当业发展稳健,积极发挥普惠金融作用
典当行业是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的“7+4”地方金融组织业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悠长的金融行业,自其起源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典当行业已成为地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居民应急需要、促进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普惠金融工具,也是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重点内容。
自2018年典当业的监管工作移交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以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一直重视典当行业的监管和发展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广州市典当行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广州地方金融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典当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引》《典当行业行政处罚规程》等相关政策文件和行政执法指引,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展业、健康有序。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广州辖区通过年审且正常经营的典当行93家(其中独立法人70家,分支机构23家),注册资本共计18.43亿元,典当余额17.22亿元,业务笔数14.16万笔,典当总额73.09亿元,利息1.45亿元,税后利润1656.42万元,上缴税金620.33万元。经营数据显示,全市典当行业典当总额、上缴税金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49%和33.73%,从业人数也稳中有增,充分体现我市典当行业稳字当头、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非法典当有损消费者权益,影响正常金融秩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以及《典当管理办法》(商务部 公安部2005年8号令)等有关规定,典当行的设立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商事主体从事典当业务的前提是必须取得《典当经营许可证》。然而,据我市典当行业反映,目前市场上存在以寄卖行、黄金(奢侈品)回收店铺为代表的部分商事主体,既开展寄卖、回收业务,同时在未取得《典当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将客户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贵重物品(如黄金、珠宝、玉石、奢侈品等)暂扣后(实质上是设定质押),向不特定客户发放贷款;待客户还款并支付服务费、手续费或者利息后,将暂扣物品再予以返还。对照《典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上述行为属于无证典当或者变相经营典当,即非法典当。
由于受到监管规则缺位、以及监管力量薄弱的影响,非法典当之前一直游离于正规监管之外,不用顾忌典当政策文件的相关禁止性规范,随心所欲开展典当业务,带来一定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一是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非法典当以低利息、低门槛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但往往缺斤少两、恶意压价;经营场所不固定,当物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收费无监管、不透明,容易产生纠纷,且消费者难以维权。二是挤压持证企业的经营空间,影响国家税收,败坏典当形象,破坏正常金融秩序。三是影响社会稳定,非法典当不接受监管部门的约束,容易发生暴力催收、敲诈勒索,甚至有的涉嫌非法集资、套路贷、销赃和洗钱等违法犯罪。
三、合力整治非法典当,打造综合执法广州样本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坚决做到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建立健全兜底机制,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非法典当作为典当领域的一种非法金融活动,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因而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23年8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收到4宗非法典当的举报投诉后,会同天河区、白云区金融工作部门,协调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及相关街道执法办,对7家涉事市场主体开展集中清查整治。9月19日,在前期集中清查整治工作基础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广州市打击非法典当经营活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清查摸底、分类处置、及时总结、巩固成效、督导检查”的工作节奏,大力开展打击非法典当经营活动综合行政执法行动。截至到11月底,全市摸查发现非法典当经营主体128家,已完成整治69家,正在推进整改59家,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四、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开展非法典当的综合执法工作中,监管部门发现普通群众对于典当这个业态了解甚少,大多停留在影视剧中老式当铺发放高利贷的负面形象,遑论识别正规典当,以及防范和抵制非法典当。为普及典当知识、提示非法典当风险,引导消费者学典当、懂金融,提高保护自身权益能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策划以“打击非法典当 守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并设计创作了多款宣传产品,既有诙谐幽默的视听作品,也有简单易懂的一图读懂、系列海报等文字材料,还有方便实用的文创用品。这些宣传产品计划在广州地铁、广州公交、广州日报·新花城APP等渠道进行投放,将“打击非法典当 守护金融安全”的理念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的全链条传播,扩大宣传半径和市民知晓率,增强市民辨别和防范非法典当的能力,为我市典当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持证典当行机构的监管,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典当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防范金融风险,统筹好典当业的发展与安全;同时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攻势,进一步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让典当业更加贴近群众,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所需,为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